当前位置:首页  »  案件直击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各类金融黑灰产违法犯罪
时间:2025-05-18作者:警安在线 阅读:18914


微信图片_20250518180152.jpg



2025年5月15日,是第16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今天上午,市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上海警方严厉打击金融黑灰产等经济犯罪的成效及典型案例。


微信图片_20250518180157.jpg


市局经侦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郭新铭通报面上整体情况;宝山分局经侦支队支队长杨馨炜、市局经侦总队一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刘钦治通报案件情况并答记者问;市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庄莉强警官主持发布会。


微信图片_20250518180202.jpg

市局新闻发言人助理 庄莉强:


今年以来,上海警方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会同相关行政监管部门依法严厉打击、严密防范各类经济犯罪,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690余起,涉案金额500余亿元,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自3月下旬市公安局开展“砺剑2025”春季战役以来,全市公安经侦部门迅速集中力量,重点打击非法助贷中介、恶意逃废债务、非法代理退保理赔、不正当反催收等突出金融黑灰产违法犯罪。


微信图片_20250518180206.jpg

市局经侦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 郭新铭:

当前,金融黑灰产领域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类:

01

在贷款领域

主要表现为非法助贷和恶意逃废债务

非法助贷类案件中,不法分子往往对外声称“与银行长期合作”“可帮助快速放款”,通过对借款人资产、征信情况进行虚假包装、伪造证明文件材料等方式,帮助借款人获取贷款或提高贷款额度,并从中赚取服务费。


恶意逃废债务类案件中,不法分子以“债务优化”等为名,虚构借款人贫病、破产等事实,伪造贫困证明、失业证明等材料,帮助债务人逃避偿还债务。这两类违法犯罪中,不法分子往往以所谓“专业合法中介”的身份出现,职业化特征明显,犯罪链条完整。


上述行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侵害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威胁金融安全和社会信用体系。今年以来,上海公安经侦部门共侦破贷款领域黑灰产犯罪案件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全力守护良好信贷秩序。

02

在信用卡领域

主要表现为不正当反催收和信用卡诈骗

不正当反催收类案件中,不法分子通过指导传授借款人拖延还款话术,组织人员对金融机构以诸如“暴力催收”等理由进行重复、恶意投诉,以此帮助债务人减息、免息,部分甚至形成所谓的“反催收联盟”进行产业化运作。


信用卡诈骗案件中,不法分子非法窃取公民个人银行卡信息,复制伪卡在境外或异地盗刷;通过POS机虚假交易、自买自卖等方式非法套取信用卡资金。此类违法犯罪行为还易与洗钱、电信诈骗等其它违法犯罪相勾连。


近期,市局经侦总队会同宝山、静安警方侦破了多起打着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援助幌子,以逾期借款人名义,通过伪造证明材料、反复恶意投诉金融机构等方式,要求金融机构对信用卡逾期借款、不良网贷进行延期、免息的案件。

03

在保险领域

主要表现为恶意退保骗取保险佣金和保险诈骗

恶意退保骗取保险佣金类案件是销售人员利用保险公司的佣金发放规则,通过虚假投保再短期内退保方式,骗取保险公司佣金。


而保险诈骗类案件,不法分子常通过伪造保险事故、夸大损失等手段,骗取保险公司赔偿。从已破案件来看,这两类违法犯罪行为中,不法分子往往具有一定从业经历,熟悉相关规则流程,并针对性采用欺诈手段,职业化特征明显,扰乱了保险市场秩序,损害了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权益。


前期,上海警方侦破了多起通过制造虚假事故、夸大损失程度等方式骗取车险赔偿;伪造医疗记录、虚构重大疾病骗取人身健康险赔偿;在不同保险公司投保同一标的,利用信息不对称骗取多份雇主责任险赔偿的案件,还侦破了第三方退货质检公司通过刷单购物,虚构商品质量问题,伪造鉴定报告,进而骗取保险公司理赔的案件。


今年以来,上海公安经侦部门严厉打击各类保险领域违法犯罪,破获案件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余名。

对此,上海公安经侦部门持续锚定工作任务目标,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原则,以数据赋能侦查,以协同合力提升效能,全力铲除金融黑灰产生存土壤。

01

深挖犯罪源头,强化线索发现

强化数据驱动,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进一步整合110警情等数据资源,强化线索串并分析。优化模型算法,强化对黑灰产线上推广、招揽客源等信息的动态监测,精准捕捉犯罪线索。构建共治网络,积极对接上海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等部门、金融机构,深化警银、警企协作,通过信息共享、联合研判、线索移送等融合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贷款、信用卡保险等领域可疑交易的发现能力。

02

聚焦重点领域,强化全链打击

金融黑灰产具有明显的职业化、链条化特征,涉及“客户”“中介”“帮凶”等非法利益链条。对此,上海警方严厉打击组织策划的“职业中介”,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深挖犯罪源头。严查支持勾连的“专业帮凶”,针对与黑灰产勾结、利用专业身份为犯罪活动提供“虚假鉴定”“盖章收费”“报告造假”的机构和人员,发现一起、打击一起,坚决斩断犯罪链条。深挖源头执行的“行业工具人”,会同行政监管部门持续整治包括贩卖公民信息的“卡头”、出租身份证和银行卡的“卡农”等犯罪道具群体,彻底瓦解犯罪基础,持续挤压金融黑灰产不法团伙的生存空间。

03

筑牢防范堤坝,强化宣传教育

针对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警方会同行业同业公会,不断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加强从业人员警示教育。针对相关从业人员,定期协助金融机构组织职后培训,进一步强化以案说法、以案育人,帮助相关人员筑牢思想防线,防止因小念铸大错。

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此,警方提示广大市民群众,远离所谓“征信修复”等违法活动,避免因小失大;提高警惕意识,谨防各类诈骗手法,做到不轻信、不盲从;严守法律底线,切勿出租出借银行卡、身份信息等充当“工具人”,避免沦为犯罪帮凶。公安机关将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也呼吁广大市民发现可疑线索及时举报。


微信图片_20250518180210.jpg

宝山分局经侦支队支队长 杨馨炜:



典型案例一:

以债务优化为名伪造证明材料

上海警方侦破一起诈骗金融机构资金案

日前,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指导宝山分局,成功侦破一起犯罪团伙假借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名义,以帮助借款人减免优化债务为名,通过伪造公司、企业印章向银行、网贷平台等金融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材料,诈骗金融机构资金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涉案金额460余万元。


今年3月,经侦总队“蓝鲸”护企工作站民警在走访金融机构时了解到,有一批借款人在借款逾期、面对催收时,以自身罹患重疾、家庭陷入困境等为由,提出延长还款期限、减免利息乃至本金的诉求。如遭拒绝,或金融机构提出的偿还方案未达预期时,借款人便频繁、恶意进行不实投诉,以逼迫金融机构最大程度满足其减免本息的要求。然而,金融机构发现,这些毫无关联的借款人提供的证明材料存在高度一致的模板化特征,疑似所谓“债务优化”职业黑中介的统一操作。


经深入调查,警方发现这些借款人在其证明材料中提及的工作单位中没有任何社保缴纳记录,相关材料很可能系伪造,且幕后都指向了同一个人——本市某法律咨询公司负责人孙某,这些借款人均与孙某及其关联人员有资金往来,据此,经侦总队指导宝山分局开展立案侦查,很快锁定了一个以帮助借款人优化债务为名,通过伪造证明材料诈骗金融机构资金的犯罪团伙,并于今年4月将孙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经查,犯罪嫌疑人孙某并无律师从业资格,但为了牟取非法利益,开设法律咨询公司,对外谎称专业法律工作者,为了混淆视听、误导客户,还刻意租借与律师事务所同一楼层的办公场所。期间,孙某通过社交媒体、互联网平台及线下渠道推广引流,雇佣倪某等4人利用“专业债务优化、停息挂账、减免罚息、轻松分期”等广告话术对外公开招揽客户,按照逾期金额的5%至10%收取高额手续费,并签订“停息挂账”服务合同,通过为逾期人员伪造虚假证明、反复恶意投诉金融机构等手段,逼迫金融机构重新协商还款协议、骗取金融机构减免贷款本息。


据查证,孙某团伙共伪造了90余名信用卡、网贷逾期人员的各类证明材料,从中非法牟利50余万元,造成金融机构100余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目前,孙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微信图片_20250518180218.jpg

市局经侦总队一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 刘钦治:



典型案例二:

虚构交易骗取退货运费险理赔款

上海警方侦破一起保险诈骗案

日前,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指导黄浦分局,成功侦破一起虚构交易骗取退货运费险理赔款的保险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今年1月,本市一保险公司通过“蓝鲸”护企工作站向警方报案称,该公司理赔的部分退货运费险的物流信息与交易订单的下单人员、下单地址和退货时间等信息完全不符,有些订单的退货时间甚至远早于收货时间,且这些异常订单主要集中在几家网店,怀疑被骗保。


接报后,警方调取了相关理赔订单的全部材料,发现这些网店刚注册成功就立即获得了百余笔订单,且相关订单全部都是从偏远地区下单并退货。在获取了保险公司退货运费赔偿后,这些网店即沉没搁浅,而这些发货退货的物流单据均为伪造,与实际不符,警方判断其中有保险诈骗犯罪嫌疑,随即开展立案侦查。


经查,犯罪嫌疑人汪某利用开设的网店账号,伙同彭某、陈某等人,以虚构交易的形式骗取退货运费险理赔款。期间,由汪某垫付相关下单资金,由彭某、陈某等12人批量下单购买小额商品,由于保险公司的退货运费险赔偿金额是根据物流距离计算的,距离越远、理赔金额越高,汪某等人便将虚假交易的收货地址设定为偏远地区,在店铺未实际发货的情况下即虚假申请退货,通过伪造发货退货物流单据,骗取保险公司的退运费险理赔款300余万元,兑换成虚拟币后进行分赃,涉嫌保险诈骗。


在查清该团伙犯罪事实后,经侦总队会同黄浦分局波次开展收网行动,至4月底先后将汪某、彭某、陈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目前,汪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保险诈骗罪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其余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 “电子哨兵”又立功了!

  • 4月4日上午10时,一起向公安英烈致敬!

  • 暴力袭警!刑拘!

  • 春节期间全国社会大局稳定治安秩序良好

Copyright © 2019 警安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46744号-1 栏目电话:010-85266860 运营中心:13911738062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建立镜像。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